在水稻的生产过程中,筑埂属于整地环节。我国水稻种植长期以来采用人工筑埂,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作业质量也难以保证。黑龙江省是全国水稻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近几年北方地区旱地改水田面积增多对筑埂机的要求更加迫切。现阶段,国内外适于北方水田土壤环境能用于筑埂作业的机具和技术研究较少,理论和试验上对水田修筑田埂的取土量、集土量和土壤镇压成埂技术的研究不够完善。为解决这种筑埂难的问题,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提高水稻整地环节的机械化程度,对水田筑埂机进行了研究。
现阶段,国内外适于北方水田土壤环境能用于筑埂作业的机具和技术研究较少,理论和试验上对水田修筑田埂的取土量、集土量和土壤镇压成埂技术的研究不够完善。为解决这种筑埂难的问题,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提高水稻整地环节的机械化程度,对水田筑埂机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主要开展以下工作:(1)根据筑埂取土和侧向集土的作业目标和水田工况环境,阐述旋切集土装置的工作原理,对旋切集土装置的关键部件—取土弯刀进行分析,明确取土弯刀对土壤在抛落过程中的影响,优化弯刀结构。设计旋切集土装置结构,确定弯刀排列方式和工作幅宽大小等参数,将旋切集土装置按作用分为取土和切型两部分部分,阐述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设计了一种水田筑埂机,对其结构和工作机理进行介绍。筑埂机采用犁铧刮土板和旋耕刀进行取土和筑埂轮进行筑埂。说明了机器的工作状态、主要技术指标。该机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农艺技术指标的要求,解决人工筑埂劳动强度大的问题,筑埂效果良好。
为解决人工筑埂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悬挂式水田筑埂机,对其结构和工作机理进行介绍。筑埂机采用上、下2组旋耕刀进行取土和圆盘压辊镇压成埂。建立筑埂机旋耕装置的运动模型,通过对运动学模型的分析,确定了取土旋耕刀的转速300r/min、下旋耕刀数量5~7个、上旋耕刀数量3~4个、取土宽度150mm、取土深度20~95mm。通过对推压筑埂装置的受力分析,得出推压筑埂装置的驱动力矩。设计了180°翻转装置,解决了在田埂转角处不能修埂的问题。对筑埂机进行性能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筑埂质量良好,均达到了各项农艺技术指标的要求。
联系人:曾总
手机:15054691199
电话:13954097171
邮箱:278605606@qq.com
地址: 山东菏泽市曹县经济开发区